上海的空气、水、土壤环境怎么样?市人大听取环保目标完成情况报告
今天上午举行的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关于本市2022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
“本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面完成2022年度生态环境保护各项目标任务。”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表示,2022年,本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中央对本市2021年度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结果为优秀,排名全国第二。
环境空气质量方面的数据显示,2022年,本市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年均浓度分别为25、39、27微克/立方米,为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低值;二氧化硫(so2)年均浓度和一氧化碳(co)浓度分别为6微克/立方米和0.9毫克/立方米,为有监测记录以来并列最低值。其中pm10、so2、co达到国家一级标准,pm2.5、no2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受极端高温异常气象条件影响,臭氧(o3)浓度同比有所反弹,为164微克/立方米,超过国家二级标准浓度限值(160微克/立方米)。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为87.1%,达到年度考核要求。
地表水环境质量提升。2022年,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273个考核断面(40个国控断面和233个市考断面)优良(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比例为95.6%,同比上升15.0个百分点,无ⅴ类和劣ⅴ类断面;40个地表水国控断面优良比例为97.5%,同比上升2.5个百分点。土壤环境质量也有改善。经初步测算,2022年本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目标不低于9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未发生因耕地污染导致农产品质量超标或重点建设用地再开发利用不当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件。
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表示,今年将突出绿色赋能,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比如持续运行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举办中国国际碳交易大会,积极推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尽早建成,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实施方案的制度设计;突出系统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研究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立法,全面推进市区两级落实“无废城市”建设各项工作任务;突出多元共治,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改革创新。持续深化 “放管服”改革。推进全市产业园区“三线一单”和规划环评年度跟踪评估,发布年度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联动园区名单;突出共保联治,深化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持续推进区域生态环境共保联治重点工作,开展跨界流域综合治理,完善河口海湾协同治理机制,推动一体化示范区水源保护协同立法等。
编辑:大自然保护网